数字工地
项目描述
一、项目概况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这颗镶嵌于粵港澳大湾区的璀璨明珠,总建筑面积达158万平方米,整体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一大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旗下核心子企业中建一局、中建三局、中建钢构联合承建。本工程建设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压力大,7个工区平行组织施工,超360万立方米淤泥土方开挖与转运,24万吨钢结构安装,大型建设机具投入量达400台,日进场和转运材料达1.5万吨以上,用工高峰期劳动力投入近20000人。
本工程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超级工程,作为项目总承包方的中建股份面临的挑战空前。本工程由于众多难点,对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必须建立统一标准,以科技手段促建造管理,通过打造智慧工地的手段,提升施工各环节的管控水平,才能优质高效的实现建造目标。
二、智慧工地,驱动建造过程管理升级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作为典型的超级工程, 基于BIM技术的特大型多方协作智慧建造管理,是深圳会展中心施工管理利器。项目建立了统一标准,以科技手段提升建造管理,打造智慧工地,提高施工各环节的管控水平,优质高效地推进建设目标。
该项目定制了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集成了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GPS定位管理系统、物料验收称重系统和物料跟踪系统、质量和安全巡检系统、协筑平台系统,运用了无人机逆向建模和热感成像技术以及TSP环境监测系统对现场进行智慧管理。项目指挥部以智慧大屏实时动态展示,并与项目搭建的BIM高精度模型结合应用,便捷高效地进行智慧建造管理。
三、智慧工地三级架构,让管理更轻松高效
该项目依托大数据平台,将规划、建设、管理统一在三维信息模型上,数据互联互通,提升了人工智能管理、协同办公、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和绿色环保等方面施工管理,打造智慧工地三级架构,探索出了全新的管理模式。
指挥部管理平台:实现了项目整体目标执行可视化、基于生产要素的现场指挥调度、基于BIM模型的项目协同管理。
单项目管理平台:通过整合终端应用集成现有系统,实现对各项目部管理范围内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等目标执行监控。
工具管理层终端工具应用:聚焦于工地现场实际工作活动,紧密围绕人员、机械、 物料、工法、环境等要求开展建设,提升了各岗位工作效率,实现了项目专业化、场景化、碎片化管理。广泛应用新技术,应用云+端、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BIM技术实现了项目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管理。
四、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应用成果
1、劳务实名制系统,让人员管理促生产提效能
项目高峰时期人员近20000人,规模等同于小型的社区,且人员流动频繁。项目严格推行劳务实名制管理,集成各类智能终端设备对建设项目现场劳务工人实现高效管理。项目的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进场后即刻建立个人档案,绑定身份信息,通过规则设立将人员进行分类管理,防范不合规人员进场。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区均设置门禁系统,刷卡出入,相关刷卡统计信息即时上传。在项目的智慧工地平台上可实时查询,便于掌控现场的工种配置及人员作业情况。
劳务实名制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集成各类智能终端设备,实现实名制管理、考勤管理、安全教育管理、视频监控管理、工资监管、后勤管理以及基于业务的各类统计分析等,提高项目现场劳务用工管理能力、辅助提升政府对劳务用工的监管效率,同时保障了劳务工人与企业利益。
通过对劳务人员进行有效的登记注册,管理者可随时了解工人的工作状态。通过对阶段用工情况进行数据统计,系统会自动统计分析出每一个项目阶段所涉及到的班组工种、工日、工时等相关数据,以便项目相关负责人随时了解分包队伍率及人员队伍状况等。对用工超时、危险作业等紧急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系统会进行自动报警提示,并联动其他通知方式,避免疲劳施工,保障并提高务工人员及项目的安全性。
2、物料跟踪验收系统,让大宗物资全方位精益管理
施工现场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钢材、地材、水泥、废旧材料等进出场频繁,现场物资进出场需要全方位精益管理。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地磅周边硬件智能监控作弊行为,自动采集精准数据。运用数据集成和云计算技术,及时掌握一手数据,有效积累物料数据资产。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多项目数据监测,全维度智能分析。运用移动互联技术,随时随地掌控现场情况并识别风险,零距离集约管控、可视化智能决策。
3、BIM5D进度管理,让工程进度一目了然
本工程工期紧,多线并行施工,应用BIM5D进行进度管理,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广联达BIM5D的应用,完成项目进度计划的模拟和资源曲线的查看,直观清晰,方便相关人员进行项目进度计划的优化和资源调配的优化。
将日常的施工任务与进度模型挂接,建立基于流水段的现场任务精细管理。通过后台配置,推送任务至施工人员的移动端进行任务分派。同时工作的完成情况也通过移动端反馈至后台,建立实际进度报告。
支持快速建立流水段任务管理体系,实现了基于流水段的现场任务精细管理。设置任务相关工艺、计划时间和责任人,通过将施工任务与施工工艺相互关联,工长或技术员、质量员在现场跟踪中可以查看任务的相关工艺要求,快速便捷的生产任务安排。
工长在生产进度列表中总览派分给自己的全部流水段,点击某一流水段后,可以查看该流水段的全部施工任务,填报任务起止时间,填报任务的进度详情,运用到包括照片、详情描述、延期原因和解决措施的方式,实现了完善的移动端任务跟踪系统。
另一方面,项目通过无人机进行进度跟踪。施工场地大,通过无人机航拍实现对现场施工的实况追踪。每周两次的固定航线拍摄,既方便项目各方即时了解现场的施工进度,也积累了大量的现场第一手资料数据,供后期使用。
4、质量巡检系统,让施工现场尽收眼底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地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高空作业的危险性等因素,安全事故频发建筑施工过程中,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在进度管理和项目变更方面,一般会用自己的经验进行项目的决策。但是这种单纯依靠个人项目经验数据进行的项目决策,依靠人工管理的粗放式施工管理方式,难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实时监督管理。
通过日常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巡检管理、隐蔽工程质量监管等环节的检查、整改反馈、复查以及相应处罚信息录入,移动端同步上传,以及施工日志、形象进度日报的及时填报,最终进行相关的业务流转,辅以现场照片、位置定位、拍照时间、上传时间等信息,最终上传到项目质量巡检系统,后台对质量数据进行汇总,可以对质量问题统计分析,一键生成质量报告,快速查看看板质量问题。通过质量巡检系统平台打造质量红黑榜,对优秀施工做法和质量缺陷警示进行按月公示,让施工现场情况尽收眼底。
5、安全巡检系统,让施工现场提前风险预控
当发现现场安全问题时,安全管理员对问题点进行拍照,并描述具体的问题,写完点击上传,系统自动通知项目负责人,将问题同步发送到了项目负责人手机中。后台对安全问题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安全检查报告一键生成 。项目负责人通过安全看板对问题快速查看、及时整改,从源头监管施工安全问题,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为倡导全员参与安全管理,项目上开展了APP “安全随手拍”活动,平台定期公示“安全随手拍”奖励排名。
项目上线安全巡检系统,以移动端为手段,以海量的数据清单和学习资料为数据基础,以危险源的辨识与监控、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危大工程的识别与管控为主要业务,支持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对施工生产中的人、物、环境的行为或状态进行具体的管理与控制,通过“事前预防”、“事中管控”的方式杜绝事故的发生,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实时监督管理。
6、协筑资料管理系统,让协作天涯咫尺
本工程图纸版本多、模型文件多、参建单位多、报审资料种类多,为便于统一有序地管理,需要一个多方协同平台。
协筑平台可以支持50余种建筑行业常见文件格式在线预览,无需安装专业软件,随时随地查看,提升了工作效率。桌面端和手机端均可在线打开图纸模型,无需安装应用软件。借助于云的模型轻量化处理技术和模型动态加载技术,BIM平台在20秒左右即可在浏览器中打开全专业模型,因此极大地降低了用户访问BIM模型的门槛。
协作平台完整地保存了项目中每一个版本模型文件,所有变更版本均可追溯。在同一个版本中,模型文件按照专业、楼层等维度进行组织。通过协作平台的权限控制机制,项目参与各方登陆协作平台即可分权限访问到所需的模型文件。
五、树立超级工程“智慧建造”应用典范
基于BIM、智慧工地技术的成功应用,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决策,使得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实现决胜千里之外的精细化“智慧管理”。通过“智慧工地”全面感知施工现场,实现了工地从数字化、在线化到智能化的技术升级,从而使工地技术智能、工作互联、信息共享,实现作业升级;使工地可视、可管、可控、可测,实现管理升级。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为我们树立了超级工程深度应用“智慧建造”的典范。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先进技术驱动整个建设行业的创新与进步,实现施工现场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的综合管理,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
小智问答
AR
实景展示
手机查看
全国服务监督电话
4000-16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