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工地

项目描述

项目描述
京能天泰大厦建筑高度30米,建筑面积20430.96㎡,地下建筑面积10431.25㎡,地上建筑面积9999.71㎡,抗震设防8度,设计年限50年,基底深度29.57米,室内外高度差+300mm,建筑层数地上7层,地下4层,防水等级I级。地下四层9.3m,地下三层8.2m,地下二层4.8m,地下一层4.5m,首层5m,二至六层4m,七层4.1m。

京能天泰大厦(丽泽金融商务区D-12地块C3文化娱乐项目用地)—BIM5D+智慧工地应用

 一、项目概况

1.工程基本信息

2、建筑概况

3、施工重难点

     (1)基坑支护及止水帷幕

  本工程周边环境、地质条件复杂(南侧距离诺德家园小区结构外墙4.2米,西侧和北侧紧邻10米深市政管廊),场地空间狭小,基坑开挖深度大,地层含水量丰富且无排水条件。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为确保本基坑施工顺利进行,在施工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多次请北京岩土权威专家对本工程方案进行论证并指导实施。

(2)机电设备和管线安装

       本工程机电设备和管线交叉较多,安装困难。为此公司在前期采用BIM建模的形式,对设计图纸进行建模及管线碰撞试验,及早发现并解决了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仍将利用BIM模拟的形式进行施工指导,提前进行图纸二次深化设计及材料的加工和采购。

4、应用目标

     1.获得绿建“三星”工地

     2.获得安全文明样板工地

     3.争创结构长城杯金奖、竣工长城杯

二、实施策划

1、实施策划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从实际出发,从以下几个应用点对数字化项目平台的实施进行了策划:

1.场布模型模拟,选择最优场地布置方案

2.BIM+可视化交底指导现场施工

3.BIM+进度模拟辅助进度管理

4.BIM+深化设计辅助图纸会审

5.BIM5D综合管理应用辅助现场施工

6.高质量模型+信息为项目运维奠定基础

7.数字化工地协同管理,确保项目保质量完工

2.组织架构

序号

职务

职称

证书名称

1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2

项目总工(执行经理)

高级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3

生产经理

助理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4

安全总监

助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5

机电经理

助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6

商务经理

中级

——

 

3、软硬件配置

针对不同需求与难点,项目配备多种智能设备,服务于数字化工地实施

 

4、BIM+智慧工地小组工作流程

BIM+智慧工地前期策划:建立BIM+智慧工地团队;软件、硬件配置;制定BIM标准

BIM建模:土建建模;精装修模型建模;机电模型建模;钢筋建模;场地漫游;根据现场所需建立族库

模型应用:BIM构件追踪;机电深化设计;方案技术交底可视化;安全交底VR体验;施工现场隐患排查应用;BIM-5D综合管理

BIM+智慧工地应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劳务实名制系统;安全帽系统;安全巡检系统;质量巡检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合同及成本管理系统

三、项目数字化应用详情

1、BIM基础应用

(1)工期紧--BIM5D+斑马进度计划应用

施工进度模拟通过平台对进度计划校核和优化,根据实际进度相对于现场进度的提前落后进行分别着色,可以直观显示现场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偏差,有利于发现施工差距,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调整;即使遇到设计变更、施工图修改,也可以很快速的联动修改进度计划。

解决的问题:用于辅助进度分析和纠偏工作。

(2)BIM技术投标方案:在投标策划阶段,依据招标文件要求,对模型局部进行深化,建立临时设施模型,模拟现场临建布置方案,模型、临建讲解视频作为投标文件组成部分,用于评标时对投标单位的BIM实施能力的检查。

解决的问题:本项目在招投标阶段的模型投标组织、问题

 

 

(3)BIM辅助方案编制,三维动态可视化交底:针对工程重、难点施工方案,绘制节点revit模型,进行可行性模拟,编制施工方案,例如高大模架施工方案、钢结构施工方案等,利用模型进行三维动态可视化交底,保证三级交底的信息传递贯通。

解决的问题:施工过工程中方案编制和比选,以及交底过程的信息传递问题。

 

 

 

2.BIM5D+智慧工地平台应用

      

       本项目以BIM技术为基础引进了广联达智慧工地平台,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做到全面感知和实时互联,实现施工项目管理的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从而驱动施工项目管理转型升级。

       技术管理应用方面,将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图纸会审等电子版内容上传至平台进行共享,逐渐向无纸化办公方向发展,不仅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还为节能环保贡献了一份力量。

 

(1)技术管理模块

 

        技术管理应用方面,将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图纸会审等电子版内容上传至平台进行共享,逐渐向无纸化办公方向发展,不仅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还为节能环保贡献了一份力量。

 

(2)生产管理模块

生产管理应用方面,每周上传施工任务,专人跟踪任务的进展状况,对施工任务及安排一目了然,方便快捷,更是利用数字例会功能自动生成施工周报和汇报材料,进行简单的修改后,多次用于监理例会生产任务的汇报。

 

3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主要措施如下

     (1)劳务实名制封闭管理:

利用门禁设备和云筑劳务管理系统,可以对工人的实际信息进行管理,通过提前获取工人的征信信息,并采取措施,将有过不良信用记录的工人排除在外,进而在源头上减少现场工地纠纷。而且工人需要通过进场教育才能获得入场资格。再利用门禁设备对进场工人进行管理,确保现场人员都是符合要求的人员。

(2)应用安全APP进行现场安全管理:

应用安全管理APP,在平台上进行安全问题的整改和检查。

(3)深基坑安全监控:

应用深基坑监测设备对深基坑进行安全监控,一旦现场施工超过安全值,就立刻报警。

解决的问题:提高了安全、质量管理的效果,减少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4)质量管理模块

 

 

云平台与手机客户端APP间数据互通,如质量动态、质量管理文件等。现场工作人员同样可共享平台数据,真正做到施工现场内外信息统一。

 

3.智慧工地应用

智能物联应用方面,施工现场安装了基坑监测及实名制闸机。

(1)  基坑监测系统: 

现场基坑安装内力监测、锚索轴力等监测点,平台可以采集现场监测点的数据,可以通过平台查看每个点位每次的变化值,系统预先会设置报警值、控制值超过限制系统里也会有预警,实时掌握现场基坑情况

(2)劳务实名制系统:

现场入口安装实名制闸机,对现场施工人员进出场进行实施监测,疫情期间达到了“零感染”的目标。



平台与进出场闸机进行数据对接,方便管理人员查看工人进出场情况

  • 小智问答

  • AR
    实景展示

  • 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