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工地

项目描述

项目描述
滨海县书香世家安置小区工程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坎南街道玉龙南路以西,书香路以南。用地面积约5.2万㎡,建筑面积为 113080.28 ㎡。共15栋住宅楼和1个地下车库,其中1#-6#楼地上9层、地下1层,7#-15#楼地上14层、地下2层。2022年-2023年项目深度应用BIM技术结合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在智慧工地建设应用上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一、项目概况

滨海县书香世家安置小区工程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坎南街道玉龙南路以西,书香路以南。用地面积约5.2万㎡,建筑面积为 113080.28 ㎡。共15栋住宅楼和1个地下车库,其中1#-6#楼地上9层、地下1层,7#-15#楼地上14层、地下2层。2022年-2023年项目深度应用BIM技术结合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在智慧工地建设应用上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二、项目特色

滨海县城东片区开发项目为“投资合作方+工程总承包”模式。总造价约71.52亿元。其中安置房项目约36.65亿元。项目合作周期为:最后一个子项目竣工后5年,各子项目暂定采用‘N+5’年,‘N’为工程建设期,各子项目在3年内开工建设,建设期自开工令签发之日起算,‘5’年为还款期。子项目合同工期按照国家定额工期执行,具体子项目工期根据建设方要求在子项目合同中约定。 该工程涉及子项目类型多、范围广,共计27个子项目,其中:教育类13个,卫生类4个,服务类5个,棚户改造5个。每个子项目都是单独立项,单独签订子合同。项目之间最远50公里,但全部集中在一个县城。根据以上特点,项目部将采取项目群管理模式,设立一个总指挥部,将经营与物资采购、财务资金管理、设计管理、BIM管理、技术方案管理、机械管理、测量管理等工作放在指挥部集中管理,便于资源共享、统一调配。每个子项目设置执行团队。 

 

 

三、智慧工地建设过程

(一)应用目标

1.管理目标

通过对BIM技术与智慧工地信息化技术的深度结合应用,解决多专业配合交叉流水施工的管理难题;同时通过应用智慧工地生产管理系统抓好项目施工进度,克服项目季节性施工的节奏难点保证项目按期履约;通过应用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加强项目质安管理,保障项目安全零事故,质量高标准的过程管理。

2.创优目标

通过书香世家项目对BIM5D+智慧工地决策系统的深入应用,打造广联达全国BIM+智慧工地建设标杆项目,打造中国二十冶智慧工地五星级观摩基地。 

3.人才培养及方法论总结

通过书香世家项目对BIM与智慧工地的联动应用,验证并优化总结公司BIM+智慧工地在项目上的应用流程、推进方法、以及各岗位职责和检视制度等,从而为集团培养一批BIM+信息化的项目管理新型骨干人才。

(二) BIM+智慧工地选型及策划

1.BIM+智慧工地应用内容

(1)生产进度:移动端实时反馈现场进度,通过系统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施工日志及周报,辅助项目开展生产例会;

(2)技术管理: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和图纸管理在线协同,实现技术资料线上交底共享,无纸化办公。应用BIM MAKE进行项目场布设计及结构拆模算量。

(3)质安管理:通过系统辅助日常巡检,风险分级管控,班前教育工作,规范日常工作执行,隐患问题整改在线留痕,积累质安管理数据辅助项目调整质安管理工作重心。

(4)劳务管理:建筑工地考勤实名制系统具有完整的项目信息管理功能,它保证了农民工进场教育工作的落实和人员身份信息的真实性,防止了未教育工人随意进出,造成项目的不安全因素。考勤信息同时将记录其考勤信息并自动上传至云端后台,与当地政府部门对接考勤数据同步,方便了实名制考勤及农民工工资发放的开展工作。

(5)智慧工地:塔机监测、吊钩可视化、视频监控、大型机械设备管理,当地天气预告的环境状况等硬件数据在线化管理,同时集成展示质量安全、技术生产、物料等项目核心管理业务数据,并关联BIM模型打造一体化项目管控平台。

  1. BIM+智慧工地应用策划

1) 项目信息化策划及制度规范:

 

 

(三)BIM+智慧工地应用过程

  1. 生产进度管理应用

1)计划管理将施工进度计划导入同模型关联,在网页端显示总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三级计划并通过WPS结构实现实际时间联动,建立计划管控支撑体系。

 

 

2)周任务派分

通过任务派发模块给责任人推送工序任务,工程量以及需要配备的材料数量,帮助工长协调资源,避免因资源问题导致进度延期。

 

 

3)进度反馈

 施工员通过手机反馈项目实时形象进度照片,完成工程量,数据通过后台自动汇总并计划对比分析。管理层查看生产首页识别进度风险,判断是否执行赶工措施,同时任务完成率也作为分包评价之一。

 

 

4)数字例会

现场数据通过网页端生产周会模块自动收集,提高汇报材料编制效率,减少工作量;大数据分析呈现,为项目周会提供数据支撑,提升会议质量和效率,减少扯皮。

 

 

  1. 质量安全管理应用

1) 班前教育

通过项目班前教育强化分包班组长及工人安全意思,宣贯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普及现场危险源分布区域,做到安全管理人人监管。同时应用安全管理系统记录每次班前教育及相关安全活动。

 

 

2) 日常巡检

项目针对现场危险源,坚持每日巡检、每周/月专检制度,隐患问题通过平台管控及时整改闭合,至今共计发现并闭合问题隐患430余项。同时以系统收集的隐患排查数据为支撑定期对安全违章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展开专项培训。

 

 

3) 生产例会强调质安管理有数据支撑

项目每周召开生产例会,会上根据平台数据针对性提出现阶段质量安全的管理要求,强化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4) 高频隐患管理措施

项目针对数据分析的高发隐患制定对应的安全管控措施;例如现场消防管理上,项目部编制消防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建立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设置有消防通道、消防水源,符合规范要求,并定期举行消防安全演练,以此提高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1. BIM技术模块应用

针对危大工程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且项目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后上传平台,应用BIM技术与安全管理相结合。进行可视化交底,加深施工人员对方案的理解和增强安全意识。

运用云平台技术将方案存储并生成二维码张贴在现场,方便工人和管理人员随时了解项目方案交底内容,加强方案交底效果,保障可减少信息传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减少返工。

  1. 劳务模块应用

1)建筑工地考勤实名制系统具有完整的项目信息管理功能,它保证了农民工进场教育工作的落实和人员身份信息的真实性,防止了未教育工人随意进出,造成项目的不安全因素。考勤信息同时将记录其考勤信息并自动上传至云端后台,与当地政府部门对接考勤数据同步,方便了实名制考勤及农民工工资发放的开展工作。

 

 

  1. 5. 大型机械设备管理

1)项目采用塔机吊钩可视化设备实时掌握塔吊运行情况,大型机械作业的安全问题得到保障。同时驾驶舱采用塔司人脸识别设备,对于塔司的每次开机作业及作业时长均有数据记录。

 

 

2)塔吊工效智能分析

通过软硬联动的方式,采集塔机运行数据,智慧工地平台输出塔机工效分析图表,项目依据系统数据科学分配塔吊作业,大大提高项目塔机工效及施工工效。

 

 

3)大型机械的相关资质资料均收录在智慧工地大型机械专项模块中,同时设备装、拆、维保、顶升等安装维护作业均通过机身的二维码扫描填报收录到智慧工地平台,大型机械管理既能执行落实接受公司监管也有工作痕迹记录保存。

 

 

、应用

1.工程管理在线联动工程模块首页能集中显示当前工程进度,劳动力,材料,设备的投入情况;直观的显示当前工程形象进度;里程碑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趋势预估;

P:依据施工任务委托合同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计划进度目标;利用平台直接生成周计划

D:现场实际生产情况使用手机端方便快捷的更新完成情况;

C:每次工程例会将生产过程中进度滞后子目、质量、安全问题复盘,定期检查、分析原因。

A:处置生产工程中不利因素,总结经验,避免再犯。

 

 

2.技术管理高效协同项目施工需要技术资料提供技术支撑及理论依据,工程管控平台技术模块为项目建立可随时查阅的技术资料管理系统。

方案管理-可以保证方案有完善的审批流程,并在方案台账页面对方案进行了方案类别划分。随时可以在终端查询方案内容,交底记录及方案附件,方案的现场施工复核。

图纸管理-根据图纸专业分类进行台账建立,可以在移动终端打开图纸查看,十分便捷。并且提供图纸发放台账,图纸拆分。

变更管理-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可上传至平台并与变更的图纸相关联。

交底管理-为交底签字提供影像记录,不同类别交底进行分别建立台账管理,如安全技术交底可关联危大工程方案,并与安全模块危大工程管理相关联。

监视测量设备管理-对现场监视测量设备进行编号,并且对设备检测时间进行记录,确保现场测量设备的精确度。

 

 

五、下一阶段工作

1.继续加深智慧工地信息化技术与项目施工关联业务的融合,横向打通项目各业务口的信息交互,纵向完成公司层到项目岗位层的管理穿透。进一步实现项企协同发展,使协同工作更高效,信息交流更便捷。

2.深入探索BIM应用与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结合,推动项目施工信息化技术的进步,逐步细化数字孪生的颗粒度。为公司数字化转型树标杆、做突破、育人才。

 

  • 小智问答

  • AR
    实景展示

  • 手机查看